香港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衛生中心總監

陳英凝教授

很榮幸獲商務印書館邀請,為新版《十萬個為甚麼‧災難與防護》作序。翻閱新版《十萬個為甚麼》,勾起了很多兒時閱讀這本科普叢書的美好回憶,包括因心中很多疑問終於得到解答而感到的暢快。更羡慕現今的兒童和少年能有機會閱讀這本不單內容豐富,而且圖片精美的新版圖書。

在香港學術界,災難與防護仍然是一個嶄新的領域。作為本地推動這學科已差不多十年的開荒者,很高興《十萬個為甚麼》的編委高瞻遠足地把本學科列為六個熱點領域之一,向全國兒童和少年推廣。而商務印書館現時在香港推出《十萬個為甚麼‧災難與防護》繁體新版,可說正合其時。2011年,香港中文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率先在香港共同成立災難與防護相關的聯合研究中心,推動這領域的科研發展;今年,香港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聯同香港大學醫學院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助,攜手成立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該中心並會與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學術機構合作,為香港的醫護及相關人士提供災難防護應變的培訓,以及在中學推廣相關知識。《十萬個為甚麼‧災難與防護》適逢其會,正好可以協助把災難防護的基本知識在本地兒童和少年間傳播,並為他們日後接受專業培訓和進行相關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科普書籍要做到深入淺出並不容易,《十萬個為甚麼‧災難與防護》先處理有關災難與防護的一般性問題,再分門別類去解答與幾種常見的氣象和地質災難及其防護相關的問題,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在一般性問題的部份,本書開首即點出防災減災,以及社區和個人層面的應急知識和災害準備,確是切中本學科的核心,以及學科近年重視的由下而上增強民眾災害抗難能力及復原力的提升。書中還加插一些趣味性的通識小知識、講解中國國家災難應變的經驗,以及介紹作為學科前沿領域的災後心理救助和氣候變化對災害的影響,增加了本書的可讀性和知識性。

在這個小孩也懂得用互聯網尋找資料的年代,商務印書館仝人把這套經典科普叢書新版引進本地書市的魄力,讓我十分敬佩。印刷版圖書能讓小讀者捧在手中翻閱,內容的準確性亦經專家編者鑑定,除可讓兒童和少年讀者按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翻查外,也可以為他們引介一些未嘗接觸的事物和知識,引起他們的興趣,擴闊他們的眼界。因此,印刷本的兒童和少年讀物在互聯網時代,仍然大有價值。

在此恭賀《十萬個為甚麼‧災難與防護》編務人員取得的成績,亦十分樂意把本書推薦給各位小讀者,包括我自己家中的兩個小學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丁新豹教授

《十萬個為甚麼》是一套由內地一流專家學者編纂、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撰寫、以一問一答形式編排的科普讀物,是我初中時代常看的書,獲益良多。新推出的《十萬個為甚麼》(新視野版)內容全新,知識與趣味並重,更配上精美插圖,是理想的科學普及讀物,值得向廣大家長、老師及學生推薦。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

陳新滋教授

《十萬個為甚麼》系列是近代教育界和出版界很重要的書籍,它對推動科學普及化,以及提升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貢獻碩大。我和我的同輩,很多都是在成長時期受到它的啟蒙而對科學產生興趣,進而投身科學研究或科學教育領域的。我很高興看見《十萬個為甚麼》出版了最新系列,為這本科普經典注入最新知識,讓它繼續發揮效力。

作為化學工作者,我特別留意《十萬個為甚麼》的「化學分冊」,從它的目錄,可以看到這套書包羅萬有,與時並進。近年引發很多社會關注的題目都包括在內,例如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劑等等。事實上,化學無處不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無論是一隻杯子、一張桌子、一部相機,甚至所有的新材料,都與化學有關。我深深相信,年輕人讀完《十萬個為甚麼》的化學分冊,對化學這門一般人認為深奧的科學,會有更全面而正確的認識。

坊間不少人認為讀科學是很乏味的,而科學很多時候並非家長和學生首選的學科。但事實上,一個社會的持續進步,每一個環節都依賴科學的發展,科學家的創見和發明,都可能讓人類活得更好。所以,自小讓小朋友有正確的科學觀是很重要的,包括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十萬個為甚麼》出版50多年來,一直都是青少年的科學啟蒙讀物,我深信新的版本,更能達到推動科普的功效,繼續造福下一代。

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學術),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

李子建教授

廿一世紀的教育強調「學會學習」。「學會學習」就是要引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從而養成自主學習的態度和習慣,以及抱持不斷探索、自我完善的精神。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可作觀察、思考和探究的事物,這些事物可以是生活常識,亦可以是科普知識。例如,如何與環境和諧共處? 如何讓一下代永續享有地球珍貴資源? 怎樣認真了解身邊環境和事物的變化,以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活? 這些都是我們日常關注的問題。無可否認,可持續發展是廿一世紀人類極具爭議的課題。除了從課堂及課本中學習以外,我們可以怎樣攫取這些知識,認識這些事物呢?

我誠意推介《十萬個為甚麼》(新視野版)。這系列的書冊選材廣泛,各書冊內有着很多很多的條目,每個都以「為甚麼......?」帶出一個問題和此問題的解答與詮釋,而條目的標題都來自日常生活。每一個條目和每一篇文章都在告訴我們一個科學小道理,裏面藴藏着日常生活中在你我左右的知識,不僅能幫助我們開拓視野,建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即使隨意翻閱,亦總有所得着。

就以「地球」及「能源與環境」分冊為例,便是以生動有趣的問題、深入淺出及精簡的文字,配以插圖,有系統地、全面地介紹地球的形成與組成的物質、地表的不同形態、變化萬千的氣候、地球上不同的能源及各種新技術的產生,以及傳遞怎樣節能減排、保護與治理環境等各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有助我們全面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及環境。

各位年青朋友,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因應社會的急遽變化,就讓我們參閱《十萬個為甚麼》(新視野版) 各分冊,以擴展我們的知識領域,充實我們對周遭事物的認識,拉闊學習的空間和視野。

願與各位共勉。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兒科講座教授

霍泰輝教授

許多人以為科學是很深奧很遙不可及,只有科學家才需要理會的事,對一般人來說,科學既難懂,也好像和他們無關痛癢,所以最好不要管。

事實上,科學無處不在,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天氣幻變,日月星辰,萬物的生死榮枯,無一不是科學現象。許多日常事物,複雜如汽車飛機,簡單如家居廚浴工具用品,甚至近年常有報導的食物造假如假醬油,三聚氰胺奶粉等,都應用了不少科學原理。若果我們能夠明白這些科學現象,了解有關的科學原理,肯定會對周遭事物認識更深更感興趣,做起事來更得心應手。

要提高社會人士對科學的認識,讓社會各階層都有機會接觸到科學知識,技術,發展及應用,最佳的方法莫如鼓勵他們,尤其是年青人養成閱讀習慣,從書本上得到科學知識,從而達到普及科學的目的。

時下青少年不大喜歡看書,尤其是那些大部分時間埋首電腦遊戲或網絡漫遊的低頭一族,要他們硬啃那些艱澀難明的傳統教科書和科學論文可說是緣木求魚。要向他們推廣科普閱讀,吸引他們看書,首要條件是要有文字簡易多趣,內容引人入勝又有實用價值的科學書籍。《十萬個為甚麼》正正就是符合所有這些條件的一本書。看本書就像看情節引人的科幻小說,沒有一絲兒教科書的影子。本書行文流暢易明,涵蓋的問題也是經過精挑細選,完全可以學以致用的個案。《十萬個為甚麼》的編、作者對推廣科普閱讀的熱誠,值得我們鼓掌,我衷心地向讀者推薦這本好書。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總監

黄金耀博士

我相信若要培育具有創造力的人材,必須先從小便鼓勵小孩子具有對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對不明白的事情作出研究及提問的興趣。《十萬個為甚麼》正是一本能引起人們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及啓發人們的創意思維的有益身心的讀物。

生活於現今這個發展迅速及先進的社會,大部分我們日常所需的物資及設備,例如水、電的供應、電視、電腦、互聯網絡的設備,都能很方便快捷地得到,人們在享受舒適的生活時,往往都不會費神去思考這些科技的產品背後的原理;此外,現代的青少年多生長於大城市,比較少機會接觸大自然,所以他們對自然界的事物及現象都十分陌生。陪伴了我們超過半個世紀的常識及科學讀物《十萬個為甚麼》,不但能引起年青人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亦幫助他們對創新發明的理解及為他們解釋了各種大自然現象的奧祕。

最新出版的《十萬個為甚麼》(新視野版),包括一些最新的科技及發明的探究,例如互聯網絡的通訊及航天科技的發展;而我們現時很關注的能源短缺及環境污染的問題,都於書中一一作出討論及硏究。如你都對所提及的議題有興趣,或你想成為一位博學多才的人,最新版的《十萬個為甚麼》就是你的好老師!